心理测评受测者误差及控制方法

时间:2024-04-24 点击:235 发布:管理员

即使一个测验经过精心编制,题目取样具有代表性,又有标准化的实施和计分程序,但由于受测者本身的变化,仍然会给测验分数带来影响,这种误差是最难控制的。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分别讨论。

一、应试技巧与练习效应

(一)应试技巧

受测者的测验经验、应试技巧或对测验程序的熟悉程度都会影响测验成绩。有些人由于经历过多次测验,具有较多的测验经验或应试技巧,成为“测验油子”,他们能觉察出正确答案与错误答案的细小差别,懂得合理分配测验时间,而且常常是各种题型都见过,多数情况下会比与他们能力相当但缺乏测验经验的受测者获得更高的分数。

(二)练习效应

在涉及个体认知功能的测验上,任何一个测验在第二次应用或重复测量时,都会有练习效应而使测验成绩提高。其具体表现为:

第一,教育背景较差、经验较少或智力较高者,其受练习效应的影响较大。

第二,着重速度的测验,练习效应较为明显。

第三,重复实施相同的测验,受练习效应影响的程度要大于复本的测验。

第四,两次测验之间的时距越大,练习效应越小,相距三个月以上的练习效应可忽略不计。

第五,一般的平均练习效应约在1/5个标准差以下,并且仅限于第一次及第二次重测,第三次以后的练习效应增加不明显。

要控制应试技巧和练习效应的影响,可以尽量设法使每个受测者对测验材料的步骤和所需技巧有相同的熟悉程度。另外,还要提高标准化测验题目的编制水平,对编制较好的标准化测验题,再提高应试技巧也不能提高测验分数。

二、动机与焦虑因素

(一)应试动机

受测者参加测验的动机不同,自然会影响其回答问题的态度、注意力、持久性以及反应速度等,从而影响测验的成绩。

在测量成就、智力和能力倾向等变量时,只有受测者的动机强烈,才可能尽力争取好成绩。某些社会经济地位不高的受测者,由于接受测验的动机不强烈,其能力往往被低估。

动机效应在测量态度、兴趣及人格等典型行为表现时也有影响。例如,在实施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时,某些受测者若欲给人以好印象,就会考虑主测者的期望或社会赞许行为,而不按自己的真实情况回答,从而使测验分数降低;相反,为了某种动机若欲给人以坏影响,则会使测验分数升高。

(二)测验焦虑

一般来说,适度的焦虑会使人的兴奋性提高,注意力增强,提高反应速度,从而提高智力测验、成就测验和能力倾向测验的成绩。过高的焦虑却会使工作效率降低,注意分散,思维变得狭窄、刻板,记忆中储存的东西抽取不出来。但一点焦虑也没有,也不是好事情,因为受测者满不在乎的态度会使测验成绩降低。其焦虑对测验成绩的影响可用呈倒U形曲线。

研究表明,测验焦虑会受到下列五个因素的影响:

第一,能力高的人,测验焦虑一般较低,而对自己能力没有把握的人,测验焦虑较高。

第二,抱负水平过高,求胜心切的人,测验焦虑较高。

第三,具有某种人格特点,如缺乏自信、患得患失、情绪不稳定的人,容易产生测验焦虑。

第四,测验成绩与受测者的关系重大,或受测者受到的压力过大,容易使其产生测验焦虑。

第五,经常接受测验的人焦虑较低,而对测验程序不熟悉,尤其是测验中采取了新的题目形式或实施程序,会增加测验焦虑。

通过教学或辅导可以降低测验焦虑,而熟悉测验程序也是降低焦虑的有效方法。因而

主测者在施测时应对测验的目的和测验程序做出清楚的解释,并适当地鼓励受测者,以缓解焦虑,稳定情绪。

三、反应定势

反应定势亦称反应风格(response sets or styles),是指独立于测验内容的反应倾向,即由于每个人回答问题的习惯不同,而使能力相同的受测者得到不同的测验分数。如饥饿、疲劳等生理原因会产生某种单调消极的反应定势,个人偏好或某种态度等心理原因会使受测者喜欢选择具有某种特点的答案等。

几种常见的反应定势对测验的影响如下:

(一)求“快”与求“精确”的反应定势

某些受测者不管题目的内容和难度如何,总是谨小慎微,慢慢琢磨,答题的速度比别人慢,表现为求“精确”的反应定势;另一些受测者答题时则习惯于特别快而粗心大意,表现为求“快”的反应定势。一般来讲,如果测验有时间限制,或测验本身属于速度测验,求“精确”的反应定势就可能降低测验成绩;如果纯粹是难度测验,则求“快”的反应定势就可能降低测验成绩。

为了避免这两种定势的出现,除非“反应速度”本身即为重要的研究目标,否则应让受测者有充分的时间反应,同时应该注明每道题的答题时间,以减少求“快”与求“精确”定势的影响。

(二)喜好正面叙述的反应定势

大量的研究发现,受测者在无法确定“是非题”的正确答案时,选择“是”的人往往多于选择“否”的人,或者说选择“是”的人多于实际上应该选择“是”的人,表现为喜好正面叙述的反应定势,亦称“肯定定势”。有趣的是,有些编制者在编制是非题时,也有“是”多于“否”的倾向。故在编制是非题时,“是”“否”题大致相等或答“否”题略多,是控制肯定定势的有效方法。

(三)喜好特殊位置的反应定势

在完成测验的过程中,受测者如果完全不知道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则不会以完全随机的方式来决定该选哪一个选项,而有特别喜好选择某一位置的答题倾向,如A、B、C、 D、E选项中的B、C或D选项。同时,有些测验编制者也存在喜好某个位置的反应定势,如很少将正确答案安排在第一选项或最后一个选项。看来在测验编制过程中,正确答案的位置在整个测验中出现在各位置的概率相等,就可以控制这种位置定势。

(四)喜好较长选项的反应定势

有些受测者认为选项长、内容多的答案一般是正确答案,有偏好长选项的反应定势。在编制测验时,只要我们尽量使选项的长度一致,就不难避免这类问题。

(五)猜测的反应定势

有些受测者不愿猜测,即使事先告诉他要答完所有的题目,也无法使他改变;相反,有些受测者却敢于猜测,即使告诉他答错要倒扣分数,还是无法阻止其猜测行为。而猜测确实可以提高成绩,因此如果不对猜测进行修正的话,那些敢于猜测的受测者将比谨慎的受测者更容易得高分。